最新动态
 
 
您的位置:新闻动态 >> 最新动态 
【碑刻欣赏】清《怀米山房吉金图》石刻
日期:2016-11-18

    自北宋著名金石学家吕大临编撰《考古图》开始,即有众多摹绘宫廷和私人收藏的古代铜器、玉器的著录问世,著录对收藏各器的图形、款识、尺寸、名谓、容量、重量均有详备的记载,成为保存与研究文物资料的一种重要工具书。《怀米山房吉金图》就是其中一部铜器图录,该书为清道光十九年(1839)苏州曹载奎编著。曹氏原名金,字秋舫,生于清乾隆末年,为乾、嘉时著名古物收藏家,精于鉴别。据徐康《前尘梦影录》所载,曹载奎共藏有商周秦汉钟鼎彝器七十五件,按图勒之于石,可惜在刻石时未能将款识一并刻上。咸丰初,曹以五千金将原器全部售归张云岩。太平天国时,张避走它乡,原器及石刻俱散。据吴学文先生考证,曹氏当时收藏的古铜器原物,虽已售归张氏而散失,但早在售出之前的道光年间,曹氏曾从中选出精品60器,嘱王石香摹其文,孔莲芗缩其图,吴松泉镌刻于石,遵乾隆年工部营造尺度其大小,遵官库平权其轻重,并标注于上,刻成后置于所居怀米山房中。咸丰十年(1860)改筑盘门时,这套石刻被砌于城墙,自此石刻湮失,仅有少量拓本传世。1922年,南陵徐乃昌以所藏拓本影印出版,该书收录商周青铜器54件、秦汉器6件,共60件。

    常熟市碑刻博物馆珍藏《怀米山房吉金图》石刻为民国初年,苏州卞钟铭尊汉阁据此翻刻成条石。1930年,常熟收藏家沈彦民请其表兄庞北海作缘,向卞氏购得条石,置于其新构澄碧山庄涵虚室内壁。抗战初城陷,壁中石刻部分被拆除,成为阶石。后这套珍贵的吉金图石刻被文物部门从原址迁出,加以保护。1990年成立常熟市碑刻博物馆时,石刻被上墙保护并对外陈展。石刻原有34件,加沈氏后记1件,应为35件,今存33件 ,均为书条形,纵0.3---0.5米,横0.6---0.7米不等,文字图形清晰完整,收录器皿57件,与原图录仅差3件。前3件石刻镌刻了图录的序文和题跋,张廷济作序,序文写道:“此吾友曹兄秋舫先生吉金图刻石所以专据怀米山房所有之器也。研其器必严摹其文,必肖绘其形,必审释其文,必阙其疑。”题跋为阮元、叶志诜、刘晓华等八人所书。著名金石学家阮元在题跋中写道:“此器为曹氏数十器中之冠,二千三百余年文字完具,豪无剥蚀,似有鬼神呵护。”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 此套吉金图石刻镌刻器皿有商子爵、商父癸鼎、周太子尊、周孟姜敦、秦子壶、汉大宫钟等。从各器铭文中可知与当时祀典、赐命、诏书、征战、围猎、盟约等活动或事件的记录有关,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。镌刻金文(钟鼎文)上承甲骨文,下启秦代小篆,字体整齐遒丽,古朴厚重,瘦劲流畅,布局不驰不急,和甲骨文相比,脱去板滞,变化多样,更加丰富。该吉金图在器物定名上与历代金石著录相比有所独特,如铭文中的“毁”,历代典籍作“簋”,自宋以来,皆将“毁”释为“敦”,将“敦”为“彝”,而将“盨”称“簋”,至陈介祺始改“彝”为“敦”,钱坫又辨“毁”为“簋”而非“敦”,但仍将其混入“簋”中。容庚《商周彝器通考》、沈养孙《怀米山房吉金图》石刻题跋始将“盨”分出。因此《怀米山房吉金图》石刻对鉴别商周秦汉时铜器以及金文的考证,都具有重要的参考研究价值。

返回
中国旅游网  |  江苏旅游网  |  常熟旅游网  |  常熟零距离  |  张家界旅游导游网  |  浙江旅游
CopyRight © 2013 江苏省常熟市方塔古迹名胜区 版权所有    苏ICP备06049560    管理登陆
地址:常熟市环城东路28号    电话:+86-512-52779669、52700212、52788363    传真:+86-512-52779669
网址:http://www.cs-fangta.cn    电子邮件:fangta@cs-fangta.cn